馬牦
基本解釋
馬尾。《淮南子·說山訓》:“割而舍之,鏌邪不斷肉;執而不釋,馬氂截玉。” 高誘 注:“氂,馬尾也。”
成語(Idiom):馬牦(mǎ máo)
發音(Pronunciation):mǎ m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行為粗野、愚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牦是中國漢語中的一個成語,由“馬”和“牦”兩個字組成。馬是指馬匹,牦是指毛茸茸的短毛,通常用來形容羊毛。馬牦合在一起,形容人的行為粗野、愚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牦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態度和行為粗魯、愚笨。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懂禮貌、不講道理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牦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農村生活。在農村地區,馬匹是農民重要的勞動工具,而牦牛則是重要的家畜。馬匹和牦牛的毛都很粗糙,所以人們用“馬牦”來形容那些行為粗魯、愚笨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是“馬牦”,沒有其他修飾部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真是個馬牦,一點禮貌都沒有。
2. 別和他爭論了,他是個馬牦,根本不懂事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馬牦”這個成語與粗魯、愚笨的形象聯系起來,例如想象一個人像馬一樣踢腿、像牦牛一樣愚蠢,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者參與討論來深入理解和學習馬牦這個成語的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止像個馬牦,一點也不文明。
2. 初中生:別和他爭吵了,他是個馬牦,不值得浪費時間。
3. 高中生:他的行為粗魯無禮,真是個馬牦。
4. 大學生:他的思維方式很狹隘,真是個馬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