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摩口膏舌(mó kǒu gāo shé)
發(fā)音(Pronunciation):mó kǒu gāo s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能言善辯,口才極好。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摩口膏舌是中國的一個成語,由“摩”、“口”、“膏”、“舌”四個字組成。摩指摩擦,口指口才,膏指潤滑,舌指舌頭。摩口膏舌的意思是指人的口才極好,能夠善于言辭,能夠流利地表達(dá)自己的意思,能夠巧妙地辯解或辯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摩口膏舌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口才極好,能夠在辯論、演講、辯解等場合中游刃有余地表達(dá)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可以用來形容律師、演講家、辯論家等職業(yè)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口才出眾,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地表達(dá)自己的想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摩口膏舌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叫孟嘗君的政治家,他非常善于辯論和言辭。有一次,孟嘗君在一場重要的辯論中,他的口才和辯才讓對方無言以對,最終取得了勝利。從此以后,人們用“摩口膏舌”來形容一個人的口才極好,能夠善于辯論和言辭。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摩口膏舌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摩”、“口”、“膏”、“舌”四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辯論比賽中摩口膏舌,取得了冠軍。
2. 她的口才非常好,能夠在任何場合摩口膏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摩擦劑潤滑舌頭,使得舌頭非常滑溜,能夠流利地說話,從而形成“摩口膏舌”的形象。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jìn)一步學(xué)習(xí)其他與口才和辯論相關(guān)的成語,如“辯駁不屈”、“口若懸河”等,來擴(kuò)展自己的詞匯和表達(dá)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老師的口才真好,每次上課都能摩口膏舌地講解知識。
2. 初中生:在辯論比賽中,他摩口膏舌地辯解,贏得了全場的掌聲。
3. 高中生:他的演講能力非常出眾,能夠摩口膏舌地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4. 大學(xué)生:在團(tuán)隊討論中,他總是能夠摩口膏舌地表達(dá)自己的觀點,給大家?guī)砹藛l(fā)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