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柯
基本解釋
(1).沒有斧頭。《孔叢子·記問》:“枳棘充路,陟之無緣。將伐無柯,患茲蔓延。” 晉 道安 《<十二門經>序》:“斯法者,其猶無柯而求伐,不飯而求飽,難以獲矣。”
(2).沒有枝丫。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檳榔樹》:“﹝檳榔樹﹞森秀無柯,端頂有葉。”
成語(Idiom):無柯
發音(Pronunciation):wú k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樹枝的樹干,比喻沒有根基或基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柯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它的基本含義是指沒有樹枝的樹干。在古代,人們認為樹是生命的象征,樹干代表著樹的根基,而樹枝則象征著樹的生機和繁榮。因此,無柯這個成語的含義就是指沒有樹枝的樹干,意味著沒有根基或基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事物或一個人缺乏基礎或根基,無法持久發展或取得成功。例如,我們可以說一個企業沒有良好的管理體系和穩定的盈利模式,就像一棵無柯的樹,隨時可能倒下。另外,無柯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沒有扎實的知識和技能,缺乏根基,無法在某個領域取得長久的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三年》中。據說,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魯宣公的國君,他喜歡養鳥,每次看到一只棲息在樹枝上的鳥兒,就非常高興。有一天,宣公看到一棵樹上沒有鳥兒,他覺得非常奇怪,于是詢問左右的臣子,為什么這棵樹上沒有鳥兒。臣子回答說:“這棵樹沒有樹枝,沒有樹枝就沒有鳥兒棲息的地方。”宣公聽后恍然大悟,他意識到一個事物如果沒有根基或基礎,就不可能有長久的發展和繁榮。于是,他用“無柯”來形容那些缺乏基礎或根基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無”表示沒有,沒有樹枝,沒有基礎;“柯”表示樹枝。整個成語的結構非常簡潔明了,寓意也相對明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沒有一個穩定的資金來源,就像一棵無柯的樹,隨時可能倒下。
2. 他雖然很聰明,但缺乏扎實的基礎知識,就像一棵無柯的樹,無法取得長久的成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棵沒有樹枝的樹干,樹干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沒有根基和支撐,隨時可能倒下。這樣的形象很容易與無柯這個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例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等。這些成語都以“無”開頭,用來形容缺乏根基或基礎的事物。通過學習這些成語,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漢語的比喻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游戲沒有規則,就像一棵無柯的樹,沒有樹枝可以爬。
2. 初中生:他雖然很聰明,但沒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就像一棵無柯的樹,無法在數學競賽中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這個學生雖然有很多創意,但缺乏實踐經驗,就像一棵無柯的樹,無法將創意變成現實。
4. 大學生:這個創業項目沒有可靠的商業模式,就像一棵無柯的樹,無法吸引投資者。
5. 成年人:這個政府部門沒有有效的監管機制,就像一棵無柯的樹,容易滋生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