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髓灑膏(Qiāo suǐ sǎ gāo)
發音(Pronunciation):qiāo suǐ sǎ g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醫治病痛時,用心細致,精心施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敲髓灑膏是一個形象的比喻,用來形容醫治病痛時的用心細致和精心施治。敲髓指的是醫生通過敲擊人體來判斷病情,灑膏指的是醫生在傷口上涂抹藥膏。這個成語強調了醫生對病人的細致關懷和全力治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敲髓灑膏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醫生對病人的精心診治,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領域中的精細處理或細致關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敲髓灑膏的故事源于《史記·醫書》中的一則故事。據說,春秋時期的醫者扁鵲得知齊國國君齊桓公患有重病,前去探望。扁鵲仔細觀察齊桓公的病情,然后敲擊他的骨頭,最后涂抹藥膏。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齊桓公病愈。這個故事成為了敲髓灑膏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敲髓灑膏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都有自己的含義,但結合在一起則形成了新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醫生對病人的治療非常細致,真是敲髓灑膏。
2. 這位老師對學生的問題回答總是敲髓灑膏,讓我們受益匪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敲髓灑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醫生在治療病人時,用錘子敲打骨頭,然后涂抹藥膏,表達出醫生用心細致的治療方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醫療、醫學有關的成語,例如“醫生給病人開藥方”、“醫生為病人打針”,加深對醫療領域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的問題總是敲髓灑膏,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知識。
2. 初中生:醫生對病人的治療要敲髓灑膏,才能讓病人盡快康復。
3. 高中生:寫作文要像醫生治療病人一樣,用敲髓灑膏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寫出有深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