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臂
成語(Idiom):齧臂
發音(Pronunciation):niè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自相殘殺、自取滅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齧臂源自《史記·項羽本紀》,形容項羽自己咬斷自己的手臂來逃避敵人的圍攻,最終導致自己被敵人擊敗。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自己做出自毀的行為,最終導致自己的失敗或滅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個人、組織或國家因自己的錯誤行為而導致失敗或滅亡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自作聰明、自毀前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項羽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戰爭中,被劉邦圍困在垓下。項羽絕望之下,咬斷自己的手臂逃跑,最終導致自己的失敗。這個故事成為了成語“齧臂”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貪污腐敗而被開除,真是自己齧臂自毀前程。
2. 這家公司因為管理混亂,最終齧臂自毀,破產倒閉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齧臂”想象成一個人在逃跑時咬斷自己的手臂,形象生動,易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失敗、自毀相關的成語,如“自食其果”、“自掘墳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因為不好好學習,考試成績很差,自己齧臂自毀了。
2. 初中生:這個學校因為教育質量下降,學生逃課嚴重,最終齧臂自毀,名聲掃地。
3. 高中生:他因為不守紀律,違反規定,被學校開除,真是自己齧臂自毀前程。
4. 大學生:他因為玩游戲沉迷不悔,導致學業失敗,完全是自己齧臂自毀。
5. 成年人:他因為貪圖一時的利益,犧牲了長遠的發展,最終齧臂自毀。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