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鬟
基本解釋
高而環形的發髻。 唐 劉禹錫 《采菱行》:“長鬟弱袂動參差,釵影釧文浮蕩漾。”
成語(Idiom):長鬟
發音(Pronunciation):cháng m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女子長而美麗的發髻或發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長鬟是指女子長而美麗的發髻或發辮。長鬟寓意著女子的美麗和優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女子頭發的美麗和華麗,常用來形容女子的容貌和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長鬟一詞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麗和端莊,可以用來贊美女子的發型、容貌和儀態。它可以用在文學作品、詩詞、贊美辭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長鬟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無衣》中,原文是“長發鬟攣,自爾為鬟。”這句詩意味著女子長發盤起,形成了美麗的發髻。后來,長鬟逐漸被用作形容女子美麗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長鬟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長”和“鬟”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長鬟如云,容顏如花,美麗動人。
2. 漢服加長鬟,讓她看起來更加婉約。
3. 她的長鬟隨著舞蹈的旋轉飛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女子長發盤起的形象,來記憶長鬟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女子站在鏡子前,梳理著她長而美麗的發髻,然后佩戴上一頂華麗的飾品,形成了長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古代女子的發髻和發型的演變歷史,以及與長鬟相關的古代文學作品和詩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她長鬟如云,像仙女一樣美麗。
2. 初中生(13-15歲):她梳了一個精美的長鬟,讓她看起來更加優雅。
3. 高中生(16-18歲):她的長鬟隨著舞蹈的旋轉飛舞,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4. 大學生及以上:她的長鬟散落在肩上,給她增添了幾分成熟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