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糟糠之妻不下堂
發音(Pronunciation):zāo kāng zhī qī bù xià t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丈夫困難時,妻子不離不棄,始終支持和陪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糟糠指的是糧食中的糟糠,是一種粗劣的食物。糟糠之妻指的是在貧困困難的時候,妻子仍然不離不棄,始終陪伴丈夫。不下堂表示妻子不離開家庭,始終守在丈夫身邊。這個成語形容妻子在丈夫遭遇困難時,始終不離不棄的忠誠和支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夫妻之間相互扶持、共同面對困難的情感和家庭觀念。也可以用來形容朋友之間相互支持、團結一致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故事講述了主父偃在戰亂時期,遭受困難,但他的妻子始終陪伴在他身邊,不離不棄。主父偃深感妻子的忠誠和支持,于是用“糟糠之妻不下堂”來形容妻子的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結構為“A之B不C”,A表示糟糠,B表示妻子,C表示不下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事業上遇到了困難,但他的妻子是個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好妻子。
2. 在這個團隊中,大家互相支持,像糟糠之妻不下堂一樣團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糟糠之妻不下堂與妻子始終陪伴丈夫困難時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的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家庭觀念和婚姻價值觀,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忍辱負重”、“同甘共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是個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好媽媽,她總是在我需要的時候陪伴我。
2. 初中生:他的妻子是個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好妻子,她在丈夫失業的時候一直鼓勵他,幫助他重新找到工作。
3. 高中生:這個家庭的妻子是個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好妻子,她在丈夫生意失敗的時候,沒有離開他,而是和他一起面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