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疾
基本解釋
先天的疾病?!斗Y梁傳·昭公二十年》:“有天疾者,不得入乎宗廟。” 唐 孟郊 《勸善吟·醉會中贈郭行馀》:“瘦 郭 有志氣,相哀老龍鐘……視聽互相隔,一身且莫同,天疾難自醫,詩癖將何攻?!?/p>
成語(Idiom):天疾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天災、疫病等自然災害的迅速來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疾是由“天”和“疾”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天指自然界,疾指疾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天災、疫病等自然災害迅速而突然地降臨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疾常用于形容自然災害突然而嚴重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疫病迅速蔓延的情況。比如,我們可以說“這場洪水來勢洶洶,真是天疾人愁”;或者“這次疫情蔓延得太快了,簡直是天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疾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中。故事講述了齊國的襄公得知疫病即將來臨時,立即派人去告訴其他諸侯國家,希望大家能夠共同防范。然而,其他國家并不相信襄公的警告,結果疫病迅速蔓延,導致各國紛紛受害。這個故事形象地表達了天災來臨時,人們應該及時采取措施防范的道理,從而形成了成語“天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天”和動詞“疾”組成,表示天災迅速到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大雪真是天疾,讓人措手不及。
2. 疫情爆發后,各國政府采取了緊急措施,以應對這場天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天降疾病”,表示疾病突然而來,像是從天上降下來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自然災害相關的成語,如“水災”、“地震”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昨天下暴雨,好像是天疾一樣。
2. 初中生:我們應該關注環境保護,以防止天疾的發生。
3. 高中生:面對嚴重的疫情,我們要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天疾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