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株
成語(Idiom):荊株
發(fā)音(Pronunciation):jīng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埋沒或被束縛的狀態(tài)。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荊株,荊木的根。比喻人才埋沒或被束縛的狀態(tài),不能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才華但受到限制、無法發(fā)揮的人才。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領(lǐng)域內(nèi)的人才浪費或未被充分利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荊株”的故事起源于《荀子·勸學(xué)》:“人之生也柔弱,其幼也弱?!毙稳萑说奶煨匀崛?,需要教育和培養(yǎng)。而成語“荊株”則是從這個觀點延伸而來,形容人才因為各種原因而被埋沒或受限制。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荊株是一個名詞短語,由“荊”和“株”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年輕的畫家因為家境貧寒,一直被束縛在小城市,真是一株荊株。
2. 這位科學(xué)家的研究成果一直被忽視,他是一株荊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荊株”這個詞的發(fā)音和形狀,來幫助記憶??梢月?lián)想“荊株”像是一個被束縛起來的樹木,無法伸展開來。可以用這個形象來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相關(guān)的成語,如“李下瓜田”、“閉門造車”等,來擴展對人才被限制或浪費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6-12歲):他們班上有一個很聰明的同學(xué),但因為家里的原因,一直沒有機會展示自己,就像一株荊株。
2. 初中生(13-15歲):他本來有很多的創(chuàng)意和想法,但因為學(xué)校的限制,一直無法發(fā)揮,就像一株荊株。
3. 高中生(16-18歲):那個有天賦的音樂家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一直無法接受專業(yè)的音樂培訓(xùn),成了一株荊株。
4. 大學(xué)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編程高手,但因為公司的政策限制,一直無法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就像一株荊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