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黍
成語(Idiom):弄黍(nòng shǔ)
發音(Pronunciation):nòng s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農民在田間耕種時親自去除雜草,以保護黍(一種糧食作物)的生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弄黍是指農民在田地里親自除去雜草,以保護黍的生長。這個成語比喻親自去除障礙,親自解決問題,不依賴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親自動手解決問題、排除困難,不依賴他人的能力和勇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有記載:“弄黍者,上梁之事也。”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季札的人,他在上梁修房子時,親自弄黍,以確保黍的生長。后來,人們用“弄黍”來形容他親自動手解決問題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是弄黍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喜歡依賴別人,喜歡弄黍解決問題。
2. 這個項目出了問題,他毅然決然地弄黍,最終解決了難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農民在田地里親自除去雜草,保護黍的生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農耕相關的成語,例如“耕耘”、“播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每天都會弄黍,保護庭院里的花草。
2. 初中生(14歲):我們班級有個同學特別善于弄黍,每次遇到問題都能自己解決。
3. 高中生(17歲):我覺得學習就像弄黍一樣,需要耐心和堅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