倨賢
成語(Idiom):倨賢
發(fā)音(Pronunciation):jù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自負自大地傲慢對待有才德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倨賢是一個貶義詞,形容一個人自以為是地看不起有才德的人,自負自大地傲慢對待他人。這個成語中的“倨”指的是自大,傲慢;“賢”指的是有才德的人。這個成語常用來批評那些雖然有一些才德,但因為自負自大而看不起他人,對待他人不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倨賢這個成語多用于貶義場合,常用來形容那些自以為是、看不起他人的人。可以用在批評別人的行為或態(tài)度時,表達對其自負自大的不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賈誼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賈誼是漢朝時期的一位辯論家和政治家,他因為才能出眾而備受贊譽。有一次,他在朝廷上與貴族子弟辯論,辯得非常出色,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其中一位貴族子弟認為自己家族的背景更高貴,不應該被賈誼這種出身低微的人挑戰(zhàn),于是對賈誼非常傲慢。賈誼看到他的態(tài)度后,非常生氣,用“倨賢”來形容他的傲慢和自大。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形容那些自以為是、看不起他人的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倨賢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倨”和“賢”。其中,“倨”是形容詞,意為自大、傲慢;“賢”是名詞,意為有才德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對別人傲慢無禮,真是個倨賢之徒。
2. 這位倨賢看不起別人,不愿意與大家合作。
3. 不要因為自己有一些才能就變得倨賢起來,要保持謙遜的態(tài)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高高在上地看著別人,表現(xiàn)出自大和傲慢的態(tài)度,這樣就能夠很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倨賢相關(guān)的成語,如“目空一切”、“高人一等”等,來加深對這種自負自大態(tài)度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對同學們說自己多聰明,真是個倨賢之人。
2. 初中生:班上有一個同學總是對別人傲慢無禮,我們都覺得他是個倨賢。
3. 高中生:那個學生因為自己成績好就對其他人看不起,真是個倨賢之輩。
4. 大學生:有些人雖然有才能,卻因為自大傲慢而被大家稱為倨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