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胄
成語(Idiom):遙胄(yáo zhòu)
發音(Pronunciation):yáo z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距離遙遠,相隔很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遙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遙”表示距離遙遠,遠離;“胄”表示頭顱。合在一起,遙胄形容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很遠,相隔很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遙胄可以用來形容距離較遠的兩個地點,也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很遠,彼此相隔很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遙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隱公元年》中。當時,晉國的公子重耳遠離家鄉,被流放到了遙遠的地方。他的父親晉景公非常擔心他,因此寫信給他的家臣樊於期,希望樊於期能夠關心照顧重耳。信中有一句話:“吾遙胄子。”意思是說他們之間的距離遙遠,非常相隔。后來,人們就用“遙胄”來形容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很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遙和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之間的距離太遙胄了,很難見到面。
2. 外公住在另一個城市,我們之間的距離遙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遙胄與“遙遠”和“相隔很遠”這兩個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距離相關的成語,如“遙相呼應”、“遙遙無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和我的筆友之間的距離遙胄,我們只能通過寫信來聯系。
2. 初中生(13-15歲):我夢想去一個遙胄的地方旅行,探索不同的文化。
3. 高中生(16-18歲):現在有了互聯網,即使我們之間的距離遙胄,也能通過視頻通話保持聯系。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我在國外留學,與家人之間的距離遙胄,但我們通過每天的電話和視頻通話保持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