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郡
基本解釋
指 漢 的 隴西 、 天水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六郡。《漢書·地理志下》:“ 天水 、 隴西 ,山多林木,民以板為室屋。及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皆迫近 戎 狄 ,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 漢 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為官,名將多出焉。” 顏師古 注:“六郡謂 隴西 、 天水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河西 。”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儒學》:“六郡湊其衣冠,五陵窮其軌躅。” 唐 楊炯 《劉生》詩:“卿家本六郡,年長入 三秦 。” 唐 張九齡 《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說赴朔方軍》:“聞風六郡勇,計日五戎平。”
成語(Idiom):六郡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j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中國的東漢末年,六個郡縣的地方官員聯合起來抵抗外敵的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郡是指東漢末年時期,河北地區的六個郡縣,包括上谷郡、涿郡、安平郡、北平郡、樂安郡和中山郡。由于當時外族入侵頻繁,六郡的地方官員意識到必須團結一致來對抗外敵,于是他們聯合起來進行抵抗,形成了六郡之盟。這個成語意味著在危急時刻能夠團結一致,共同抵抗外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在危機時刻,各方團結一致,共同抵抗外敵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在面對困難時,互相合作,共同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郡的故事起源于東漢末年,當時外族入侵頻繁,六郡的地方官員意識到必須團結一致來對抗外敵。他們聯合起來,共同抵抗外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來,人們將這個團結抵抗的行動稱為“六郡之盟”,并衍生出了成語“六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郡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全國各地的人民像六郡一樣團結一心,共同戰勝了病毒。
2. 在團隊合作中,大家要像六郡一樣,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六個郡縣的名稱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上谷郡、涿郡、安平郡、北平郡、樂安郡和中山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東漢末年的歷史背景,了解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狀況,以及外族入侵對中國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同學像六郡一樣,一起努力學習,取得了好成績。
2. 初中生:在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像六郡一樣,團結起來,共同戰勝困難。
3. 高中生:歷史上有很多六郡之盟的故事,它們都是團結抵抗外敵的典范。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像六郡一樣,互相合作,共同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