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鳶
成語(Idiom):鴟鳶
發音(Pronunciation):chī y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品行卑劣,為非作歹,專門指壞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鴟鳶是中國古代的兩種猛禽,它們常常被人們用來比喻壞人或惡人。成語“鴟鳶之見”指的是壞人之間相互勾結,共同作惡。這個成語強調了壞人之間相互勾結,協同作惡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心術不正、為非作歹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伙壞人共同進行犯罪活動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一年》。相傳,魯國有兩個官員,一個是鴟鳶,一個是鷦鷯。鴟鳶是壞人,而鷦鷯是善良正直的人。鴟鳶常常與其他壞人勾結,一起作惡。而鷦鷯則始終堅守正義,不與壞人為伍。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要避免與壞人為伍,要堅守正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鴟鳶”+ 狀語“之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品行真差,整天和鴟鳶為伍。
2. 那伙騙子之間勾結在一起,就像鴟鳶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鴟鳶想象成壞人的形象,將其與壞人勾結的情況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壞人或惡人相關的成語,如“惡人先告狀”、“惡人先告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是鴟鳶,一起欺負我。
2. 初中生:那個學生經常和一些鴟鳶混在一起,不好好學習。
3. 高中生:這個社會上有太多的鴟鳶,我們要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