俛眄
成語(Idiom):俛眄(fú miǎn)
發音(Pronunciation):fú m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低頭垂眉,形容恭順謙卑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俛眄是由“俛”和“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俛意為低頭,眄意為斜視。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低頭垂眉,斜視他人,表示恭順和謙卑的態度。它常用來形容人在權勢者面前低聲下氣,表示對權威的敬畏和順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俛眄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權勢者面前表現出極度恭順和卑微的樣子。可以用在諷刺和批評某些人為了得到權勢者的青睞而毫無原則地奉承和順從的情況下。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重要場合或重要人物面前表現出極度謙虛和恭敬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魏策一》有記載:“趙簡子問韓非曰:‘吾聞智者不俛眄,今丈人何故俛眄?’對曰:‘臣聞之,日者齊王使人問晏嬰曰:‘齊、魏、韓、趙并蕃屏之士孰與?’對曰:‘齊之孫臏、魏之韓非、韓之申徒狄、趙之張儀。’齊王曰:‘吾聞孤之臏、孤之非,孤之申徒狄、孤之張儀,皆不俛眄。’對曰:‘臣聞之,臏、非之于齊王,猶狗之于人也;申徒狄、張儀之于齊王,猶馬之于人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領導面前總是俛眄承歡,不敢有任何得罪之處。
2. 面對權威,我們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要俛眄奉承。
3. 這個人表面謙虛恭順,實則心懷不軌,俛眄之間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低頭垂眉”的形象相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低頭垂眉,斜視他人,表示恭順和謙卑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成語的故事起源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成語的含義。此外,還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和故事,擴大對成語的運用和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生日時,我們都俛眄著祝福老師,感謝她的辛勤付出。
2. 初中生:他在班級里總是俛眄著同學們,希望能得到他們的認可和支持。
3. 高中生:面對權威,我們不應該俛眄,而是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