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門
成語(Idiom):攔門(lán mén)
發音(Pronunciation):lán m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阻攔、攔截,不讓人通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攔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攔的意思是阻擋、攔截,門指的是出入口。攔門的意思是阻擋、攔截人們通過門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攔門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特定情況下阻擋、攔截別人的行動。比如,某人在公司門口攔截其他員工,不讓他們進入辦公室,可以用“攔門”來形容這個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攔門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孟母三遷》。故事中,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三次遷居到了離學校很近的地方。為了防止孟子受到干擾,孟母在家門口設立了一道攔門,禁止其他人進入。后來,這個故事被引申為攔門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攔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攔門不讓我進去,我只好找其他的出入口。
2. 我們的辦公室門前有個保安,他每天都攔門檢查來訪者。
3. 這個學校非常嚴格,每天早上都會有老師攔門檢查學生的校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攔門”和阻擋、攔截的意思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人站在門口,攔住別人不讓他們通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攔門是一個與阻擋、攔截有關的成語,學習攔門的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與阻擋、攔截相關的成語,如攔路虎、攔腰斬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看到有人在門口攔門,他趕緊跑過去幫忙。
2. 初中生:我昨天在學校門口遇到了一個攔門的人,他問我要學生證才讓我進去。
3. 高中生:考試的時候,老師會在教室門口攔門檢查學生的考試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