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
基本解釋
(1).一條斑紋。指事物的一小部分?!?a href="/r_ci_6dbde47615caac29cd51231b075a955c/" target="_blank">淮南子·說林訓》:“見虎一文,不知其武;見驥一毛,不知善走?!?柳亞子 《<燕子龕遺詩>序》:“ 王子 所輯雖不多,見虎一文,亦足慰君于地下矣。”
(2).一篇文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夫銓序一文為易,彌綸羣言為難?!薄蛾悤ば炝陚鳌罚骸懊恳晃某鍪郑檬抡咭褌鲗懗烧b。”
(3).指一句文辭?!对姟ば⊙拧げ奢摹贰熬觼沓?,言觀其旂” 唐 孔穎達 疏:“是一文而有二意。”
(4).一枚銅錢。舊時銅幣皆有文字,說明其值,故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 漢 世 劉寵 作郡有政績,將解任去治,此溪父老,人持百錢出送, 寵 各受一文?!薄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是一年前,也是賭輸了,身邊并無一文,夜間便去掏摸些東西?!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白约河质且晃牟灰摹!?br>(5).方言。一塊銀元。 徐珂 《清稗類鈔·方言類》:“ 廣州 方言:一塊銀元,呼作一文?!?/p>
成語(Idiom):一文
發音(Pronunciation):yī w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點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文指的是一文錢,表示極少的錢財或者一分錢都沒有的意思。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貧窮、貧困或者沒有任何財產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文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例如形容一個人貧困潦倒,一無所有,或者形容某個項目或計劃沒有任何投資或資源。同時,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或者物品的價值非常低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一文成語的起源,有以下兩種說法:
1. 相傳在明朝,有個叫謝玄的人非常貧窮,甚至沒有一分錢。某一天,他在路上撿到了一文錢,非常高興。于是他把這一文錢當成寶貝一樣保存,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貧窮生活。后來,謝玄終于由一文錢發家致富,成為了一個有錢人。因此,人們把一文錢作為謝玄從貧窮到富有的象征,形成了這個成語。
2. 另一種說法是,一文源于古代的貨幣單位“文”。在古代,文是最小的貨幣單位,價值非常低微。因此,一文錢就表示非常少的錢財或者沒有錢財。后來,這個成語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文不名,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
2. 這個項目一文不值,沒有任何投資價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一文”與“一分錢”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嘗試用這個成語造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貨幣體系,了解文作為貨幣單位的歷史背景和演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今天一文錢都沒有帶,不能買零食了。
2. 初中生:他家境很貧困,一文錢都沒有。
3. 高中生:這個計劃沒有任何投資,一文不值。
4. 大學生:這個項目一文不名,沒有任何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