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源
基本解釋
總集名。清代沈德潛編選。十四卷。收錄自上古至隋代的古詩和歌謠七百余首,并有簡要評語。編者以為詩至唐代而極盛,古詩又是唐詩的源頭,故名《古詩源》。
成語(Idiom):古詩源
發音(Pronunciation):gǔ shī y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人的詩詞作品是源泉,是靈感的來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古詩源是一個形象化的成語,用來形容古代詩人的作品對后人產生的深遠影響。它強調了古代詩詞作品對于文學藝術的重要性和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討論文學創作、文化傳承和藝術鑒賞等相關話題。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人或事物對于某個領域的重要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詩源》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進學解》中。他在文中說:“夫文學者,古之遺風,學者之源。”意思是文學是古人留下來的風采,是學者的學習源泉。后來,這個成語就逐漸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古詩源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古”表示古代的,代表過去;“詩”表示詩歌作品;“源”表示源泉,代表來源。整個成語通過形象化的方式表達了古代詩詞作品對后人的深遠影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作品深受古詩源的影響,充滿了古代文學的韻味。
2. 這部電影展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魅力,真正體現了古詩源的精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古代文學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記憶。比如,想象一個泉水從古代的詩詞中涌出,滋養著現代文學的花朵。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古代文學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唐詩宋詞等經典詩歌作品,進一步了解古代文學的魅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讀古代的詩詞,因為它們是古詩源,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2. 初中生:老師說要我們寫一篇作文,我立刻想到了古詩源,因為它們是我們寫作的靈感來源。
3. 高中生:在學習文學史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古詩源的重要性,它們是我們文化傳承的根基。
4. 大學生:研究古代文學的時候,我發現了古詩源的魅力,它們是我們文學研究的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