謄寫器
成語(Idiom):謄寫器(téng xiě qì)
發音(Pronunciation):téng xiě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忠實地模仿、抄寫別人的作品或行為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謄寫器是指那些能夠忠實地模仿、抄寫別人的作品或行為的人。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沒有創造力,只會模仿別人的人。它有時也可以用來諷刺那些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只會機械重復別人的行為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合,特別是在描述某個人的時候,用來指代那些缺乏創造力、只會模仿別人的人。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只會機械重復別人的行為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叫吳起的將軍,他非常擅長模仿其他國家的軍事戰術和策略。他曾經成功地模仿了秦國的戰術,并在戰場上取得了重大勝利。因此,人們稱他為“謄寫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會模仿別人,真是個典型的謄寫器。
2. 那個演員沒有自己的風格,只是個謄寫器而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謄寫器”這個詞語與“模仿”、“抄寫”等詞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成語的用法和故事,可以通過閱讀成語故事書籍或者參考成語詞典。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謄寫器,總是模仿同學的作業。
2. 初中生:她是個謄寫器,總是模仿明星的穿衣風格。
3. 高中生:他被認為是個謄寫器,因為他的作文總是模仿名家的風格。
4. 大學生:她的研究只是別人研究的延續,真是個謄寫器。
5. 成年人:他沒有自己的主意,只會模仿別人的行為,真是個謄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