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師
成語(Idiom):葬師(zàng shī)
發音(Pronunciation):zàng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掩埋尸體的人,比喻自掘墳墓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葬師,原指掩埋尸體的人,后來引申為比喻自掘墳墓的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自己給自己找麻煩,自取滅亡的人。它警示人們不要自己給自己找困難,不要做自己的敵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自己做事不慎重,自取滅亡的場景。也可以用于批評他人的行為不明智,自毀前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葬師這個成語的故事來源于《戰國策·齊策二》。故事中,齊國的晏子被齊威王任命為宰相,但晏子卻不思進取,驕奢淫逸,荒淫無度,最終導致了齊國的衰落。有一次,齊威王問晏子:“你為什么不思進取?”晏子回答:“我就像一個葬師,每天都在為自己掘墓。”這個故事形象地描述了晏子自取滅亡的行為,從而形成了成語“葬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式,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就像一個葬師,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墳墓。
2. 這個公司的管理層自己做了很多錯誤的決策,簡直是葬師般的存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自己給自己挖墳墓的人,形象生動,易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葬師”相關的成語,如“自掘墳墓”、“自取滅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做作業不認真,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真是葬師。
2. 初中生:他整天玩游戲,不學習,簡直是自掘墳墓,自取滅亡。
3. 高中生:他放棄了考大學的機會,選擇了放縱,自己給自己找麻煩,簡直是個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