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澤
德澤(dé zé)
發音:dé zé
基本含義:德行和恩澤。指對他人的善行和恩惠。
詳細解釋:德澤是由“德”和“澤”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德”指的是品德和道德,代表著一個人的善良、正直和高尚的品質;“澤”指的是恩惠和幫助,代表著對他人的好處和利益。德澤這個詞語形象地表達了一個人通過自己的善行和恩惠給予他人幫助和利益的意思。
使用場景:德澤這個詞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善良的行為,以及對他人的恩惠和幫助。可以用來贊美那些樂于助人、寬容大度、善良溫暖的人。
故事起源:德澤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詩經·大雅·文王》中的《大明》篇,原句為“文王在上,德音是茂。宜民宜人,受福孔多。”意思是文王在上位時,他的德行聲譽非常高大,他應該以民眾的利益為重,給予他們很多福祉。這個成語后來被廣泛使用,成為贊美善良和恩德的人的詞語。
成語結構:德澤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他一生都以德澤天下為己任,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2. 她常常幫助別人,為他們提供很多德澤。
記憶技巧:可以將德澤的發音“dé zé”與“得著”相類比,表示通過自己的善行和恩惠得到他人的好處和利益。
延伸學習:
-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德行和善行的故事和典故。
- 學習其他與德行和恩澤相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恩重如山”等。
- 深入研究中國古代哲學中關于德行和道德的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他是一個很有德澤的人,經常幫助別人。
- 初中生:這位老師德澤深厚,對學生非常關心。
- 高中生:社會需要更多具有德澤的人來傳遞正能量。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