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
成語(Idiom):顫聲顫抖(chàn shēng chàn dǒu)
發音(Pronunciation):chàn shēng chàn d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害怕或緊張,聲音和身體都在顫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顫聲顫抖表示人在恐懼、緊張或害怕的情況下,聲音和身體都會不自覺地顫抖。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在極度恐懼中失去控制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對危險、緊張或恐懼時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考試前的緊張、見到惡人時的害怕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這個成語出自明代楊慎《西游記》:“又聽得唐僧顫聲顫抖地道:‘悟空,你快救我!’”這句話形象地描繪了唐僧在遭遇危險時的緊張和恐懼,后來被人們引申為顫聲顫抖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考試前,他緊張得顫聲顫抖地回答問題。
2. 她見到蛇時,嚇得整個人都在顫聲顫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自己在緊張的情況下聲音和身體都在顫抖來記憶這個成語。也可以通過和其他形容緊張、害怕的成語進行對比記憶,如“戰戰兢兢”、“心驚肉跳”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緊張和恐懼相關的成語,如“心驚膽戰”、“毛骨悚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演講比賽前緊張得顫聲顫抖。
2. 初中生:他在鬼屋里嚇得整個人都在顫聲顫抖。
3. 高中生:面對重要考試,她緊張得顫聲顫抖地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