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jiǔ jiǎ bù guī ㄐㄧㄨˇ ㄐㄧㄚˇ ㄅㄨˋ ㄍㄨㄟ久假不歸(久假不歸)
(1).長期借用不還。《孟子·盡心上》:“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宋 王明清 《揮麈后錄》卷七:“煨燼之餘,所存不多,諸姪輩不能謹守,又為親戚盜去,或他人久假不歸。”《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商功父 正氣的人,不是要存私,卻也只趁著興頭,自做自主,像心像意,那里分別是你的我的,久假不歸,連 功父 也忘其所以。”
(2).比喻迷途不返。《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你我若不早為之計,及至他久假不歸,有個一差二錯,那時就難保不被公婆道出個不字來,責備你我幾句。”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久假不歸
成語(Idiom):久假不歸
發音(Pronunciation):jiǔ jiǎ bù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長時間的休假后不歸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一個人長時間休假后沒有按時回來工作或學習,拖延時間,耽誤事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長時間離開后不歸來,或者形容某人不按時履行職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西漢末年,項羽領導起義軍反抗秦朝,最終推翻了秦王朝。然而,項羽在取得勝利后,卻沉溺于享樂,長時間不歸來。這個故事中的“久假不歸”成語,就是從項羽的這個故事中衍生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久假不歸的結構是“形容詞+動詞+否定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去度假已經兩個月了,久假不歸,讓公司的工作一直拖延。
2. 這個學生久假不歸,給老師和同學們帶來了很多麻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久假不歸”為一個人在度假的時候,時間過得很長,但他卻沒有按時回來,一直不歸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成語來擴展詞匯量,例如“一蹴而就”、“坐井觀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一個朋友,他久假不歸,我們都很想念他。
2. 初中生:老師上課的時候,有些同學總是久假不歸,影響了我們的學習氛圍。
3. 高中生:考試前的復習階段,不能久假不歸,要努力復習,爭取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