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敬
基本解釋
(1).怠慢;無禮。《論語·為政》:“ 子游 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國語·周語上》:“ 呂甥 、 郤芮 相 晉侯 不敬。”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宮闈·世宗廢后》:“亦不以廢后罪狀告宗廟、示天下;但云不敬不遜,侮肆不悛而已。”
(2). 漢 代罪名之一。《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當是時, 淮南 相怒 壽春 丞留太子逮不遣,劾不敬。”《漢書·翟方進傳》:“ 慶 有罪未伏誅,無恐懼心,豫自設不坐之比;又暴揚尚書事,言遲疾無所在,虧損圣德之聰明,奉詔不謹;皆不敬。” 顏師古 注:“既自云不坐,又言遲疾無所在,此之二條於法皆為不敬。”
英文翻譯
1.get funny with; irreverence
成語(Idiom):不敬
發音(Pronunciation):bù j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對他人或事物不尊重或不恭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敬是指不尊重他人的言行或態度,不恭敬地對待他人或事物。這種不敬可能表現為言語上的輕視、嘲笑,或是行為上的冷漠、不關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敬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他人或事物缺乏尊重或敬意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批評那些不尊重他人的態度或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敬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據說,齊國有一個叫做黨嬰的人,他曾經對春秋時期的齊國君主齊襄公不敬。齊襄公非常生氣,派人將黨嬰處死。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形成成語“不敬”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敬是由形容詞“不”和動詞“敬”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長輩的不敬行為令人十分氣憤。
2. 學生們應該對老師表示尊重,不可有不敬的言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不敬”的發音與“不敬禮”聯系起來來記憶。想象一個人在不敬禮的時候,他對他人的態度是不尊重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來進一步擴展對“不敬”的理解。例如,“不敬”與“不敬之罪”、“不敬之辭”等成語和詞語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敬地對待老師,被批評了。
2. 初中生:他對長輩的不敬行為讓人很生氣。
3. 高中生:他不敬地對待國旗,引起了公眾的憤怒。
4. 大學生:他在會議上不敬地打斷別人的發言,給他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