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
基本解釋
鞏固德行;安養德行。《左傳·襄公十一年》:“失樂以安德,義以處之,禮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厲之,而后可以殿邦國,同福祿,來遠人,所謂樂也。”《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今觀君氣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
成語(Idiom):安德
發音(Pronunciation):ān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安定團結,和睦相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德是由“安”和“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安指安定、平和,德指品德、道德。這個成語表示人們相互之間和諧相處,互相信任,共同努力追求安定和安寧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們之間的關系和諧,團結一致,共同為共同目標努力。它可以用于描述團隊、社區、家庭等集體的和睦相處和互助合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安德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智者。據傳,古代一位智者在一個動蕩不安的時期,希望能夠帶領人們共同追求安定和安寧的生活。他提出了“安德”這個口號,鼓勵人們相互和睦相處,互相信任,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和諧的社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安德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安”和“德”都是單音節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團隊中,大家都能夠安德相處,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2. 只有通過安德的合作,我們才能夠建立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安德的兩個字拆開記憶,將“安”字與安定、平和聯系起來,將“德”字與品德、道德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和諧相處、團結合作相關的成語,如“和衷共濟”、“團結就是力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安德相處,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2. 初中生:班級里的同學們都能夠安德相處,互相幫助,共同度過了難題。
3. 高中生:在班級里,大家都能夠安德相處,共同努力追求卓越的成績。
4. 大學生:在校園里,同學們要安德相處,互相尊重,共同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