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鬲
成語(Idiom):釜鬲(fǔ gé)
發音(Pronunciation):fǔ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大鍋,比喻能容納很多東西或容納很多人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釜鬲是中國古代用來烹飪的大鍋,容量很大。成語“釜鬲”比喻能容納很多東西或容納很多人的地方。它常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某個組織能夠容納很多人或很多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個地方或組織能夠容納很多人或很多事物的情況。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學校容納了很多學生,或者一個企業能夠容納很多員工。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容納了很多游客或參觀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釜鬲”來源于《左傳·昭公十四年》。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被趕出晉國,流亡過程中,他經過了幾個國家。在他流亡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一個國家的國君,這個國君非常仁慈,對待他非常寬容,給了他很多幫助。公子重耳非常感激,就用釜鬲來形容這個國君的寬容和大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學校真是個釜鬲,容納了成千上萬的學生。
2. 這個公司就像一個釜鬲,能夠容納很多員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釜鬲”聯想成一個大鍋,想象大鍋里面裝滿了很多東西或者很多人,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容納和大度相關的成語,比如“海納百川”、“大公無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就像一個釜鬲,有很多同學。
2. 初中生:這個社團真是個釜鬲,有很多成員。
3. 高中生:這個城市就像一個釜鬲,吸引了很多人來旅游。
4. 大學生:我們學院就像一個釜鬲,有很多學生和教職員工。
5. 成人:這個組織就像一個釜鬲,能夠容納很多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