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援
成語(Idiom):蚍蜉援(pí fú yuán)
發音(Pronunciation):pí fú y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力量微弱,無法起到實際作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蚍蜉是一種昆蟲,非常微小,常常被其他昆蟲或動物踩死。援指支援、幫助。蚍蜉援意指蚍蜉想要幫助其他更強大的生物,但因為自身微弱的力量而無法起到實際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來形容力量微弱,無法對抗強大的對手或干擾他人的計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下篇》中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蚍蜉想要幫助大樹,于是上前拱樹,結果被大樹搖搖晃晃,蚍蜉擔心自己會被壓死,于是放棄了拱樹的念頭。這個寓言故事形象地描繪了蚍蜉微弱的力量和無力改變現實的境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蚍蜉援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小明在公司里只是一個普通員工,他的意見對于決策并沒有蚍蜉援的作用。
2. 這個小國家想要抵抗強大的入侵者,但只能是蚍蜉援,根本無法改變局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蚍蜉想象成一個微小的昆蟲,而援則表示幫助。通過將蚍蜉的微小形象與無法起到實際作用的含義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地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了解《莊子·天下篇》中的寓言故事,以更好地理解蚍蜉援這個成語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大象和蚍蜉一樣大,所以蚍蜉對大象的援助是沒有用的。
2. 初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個人的力量就像蚍蜉援一樣微弱,需要依靠團隊的力量。
3. 高中生:政治小丑只能是蚍蜉援,無法對抗真正的權力。
4. 大學生:在國際事務中,小國家的力量往往只能是蚍蜉援,無法改變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