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索
成語(Idiom):攔索
發音(Pronunciation):lán s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阻止、攔截事物發展或進行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攔索是由“攔”和“索”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攔,指阻擋、阻止;索,指繩子、線索。攔索的意思是用繩子或索索阻擋、攔截,比喻阻止事物發展或進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攔索常用于形容阻止某事物的發展或進行的行為。可以用于描述阻止別人的計劃、行動或者阻撓某個事物的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攔索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故事講述了項羽在楚漢戰爭中被劉邦打敗后,逃到烏江,準備用船渡河。劉邦派出了韓信帶領的軍隊追趕,但韓信到達烏江時,項羽已經渡過了河。韓信找不到渡船,只好用繩子攔截船只,阻止了項羽的逃跑。這個故事成為了“攔索”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攔索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攔”和名詞“索”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攔索了我的計劃,導致我無法按時完成任務。
2. 這場大雨攔索了我們的出行計劃,只能推遲了。
3. 她用各種方法攔索了他的電話,不想再聽到他的聲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攔索”記憶為“攔住繩索”,聯想到用繩子阻擋、攔截事物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攔索”相關的成語,如“以逸待勞”、“圍魏救趙”等。也可以學習其他具有類似意思的成語,如“阻礙”、“攔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攔索了我的玩具,不讓我玩。
2. 初中生:老師攔索了我的請假申請,說我請假太多。
3. 高中生:這次考試的難度太大,攔索了很多同學的進步。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