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傾箱倒篋 (qīng xiāng dǎo qiè)
發音(Pronunciation):qīng xiāng dǎo q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東西非常多,無法一一列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傾箱倒篋源自《漢書·賈誼傳》,原指賈誼的書籍數量非常多,無法完全列舉。后來,傾箱倒篋成為形容東西非常多,無法一一列舉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物品、材料等數量非常多,無法一一列舉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傾箱倒篋的故事起源于漢朝時期,賈誼是西漢初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據說,他的書籍數量非常龐大,以至于無法一一列舉,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傾箱倒篋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知識廣博,可以傾箱倒篋。
2. 這個圖書館的藏書豐富,真是傾箱倒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傾箱倒篋”與賈誼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想象賈誼的書籍如此之多,無法一一列舉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傾箱倒篋相似的成語,如“琳瑯滿目”、“不勝枚舉”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玩具太多了,可以傾箱倒篋。
2. 初中生(13-15歲):這本圖書館的書籍種類繁多,可以傾箱倒篋。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博物館的展品數量豐富,可以傾箱倒篋。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研究領域的文獻資料如此之多,可以傾箱倒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