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桿軍
基本解釋
見“ 白桿兵 ”。
成語(Idiom):白桿軍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gǎn j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實力或能力的人,也指沒有實質作用的組織或團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桿軍這個成語由“白”、“桿”和“軍”三個字組成。其中,“白”指的是沒有實力或能力的意思,“桿”指的是無用的棍子或器具,“軍”指的是軍隊。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沒有實力或能力的軍隊,意味著缺乏實質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個組織或團體沒有實際能力或實質作用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沒有能力或實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桿軍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相傳,在中國戰國時期,有一個國家的國王為了展示自己的統治實力,組織了一支龐大的軍隊,但軍隊中的士兵大多都沒有實際戰斗經驗和技能。當國王派遣這支軍隊去征戰時,結果卻一次次戰敗,因為這支軍隊缺乏實力和能力,只是虛有其表。后來,人們用“白桿軍”來形容沒有實力或能力的組織或團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形容詞“白”和名詞“桿軍”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組織只是一個白桿軍,沒有任何實際作用。
2. 他雖然有高學歷,但在實際工作中卻表現得像個白桿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軍隊,但所有的士兵手中都拿著一根無用的白色棍子,無法發揮任何作用。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實力、能力相關的成語,例如“無能為力”、“空有其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的排球隊就像一個白桿軍,每次比賽都輸得很慘。
2. 初中生:這個社團只是個白桿軍,沒有任何實際活動。
3. 高中生:雖然他長得很高大,但在籃球場上卻像個白桿軍,完全不會打球。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組只是個白桿軍,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貢獻。
5. 成年人:他在公司里只是個白桿軍,除了開會和發表意見,沒有實際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