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慰
基本解釋
存問、慰撫。《文選·應瑒<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公子敬愛客,樂飲不知疲,和顏既以暢,乃肯顧細微。贈詩見存慰,小子非所宜。” 李善 注:“ 鄭玄 《周禮》注曰:‘存,省也。’ 毛萇 《詩》傳曰:‘慰,猶安存之也。’”《宋書·王微傳》:“ 微 既為 始興王 濬 府吏, 濬 數相存慰, 微 奉答牋書,輒飾以辭采。”《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九年》:“上見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縣療之,士卒莫不感悅。有不預征名,自愿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計。”《宋史·真宗紀一》:“丁卯,以 向敏中 為 河北 、 河東 宣撫使,按巡郡國,存慰士民。”
存慰(cún wèi)
發音(Pronunciation):cún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安慰、慰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存慰是一個由“存”和“慰”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給人以安慰和慰藉。它強調通過言語或行為來安撫他人的情緒,使其感到安心和欣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存慰常用于表達安慰他人的意思,通常在別人受到打擊、失望、傷心或痛苦的時候使用。比如在朋友遭受挫折時,我們可以用存慰的話語來鼓勵和安慰他們,讓他們重新振作起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存慰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據說,戰國時期,魯國的一個官員叫季札,他曾經因為犯了一個錯誤而被貶到了一個偏遠的地方任職。季札非常傷心和自責,覺得自己再也無法挽回了。這時,一個朋友來到他的身邊,用溫暖的話語安慰他,告訴他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無法挽回的。季札聽了朋友的話后,感到心里舒服多了,重新振作起來。后來,人們就用“存慰”來表示給人以安慰和慰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存慰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存”和動詞賓語“慰”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我失意的時候給了我很多存慰。
2. 在他遭受失敗的打擊后,我們用存慰的話語來鼓勵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存慰這個成語與“安慰”這個詞語進行聯想,它們的意思相似。可以用一些與安慰相關的場景來幫助記憶,比如想象自己在安慰一個傷心的朋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與存慰相關的成語,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慰問”、“撫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用溫暖的話語對我進行存慰,讓我覺得很開心。
初中生:在考試失敗后,朋友用存慰的話語鼓勵我,讓我重新振作起來。
高中生:聽到老師的存慰之后,我感到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更加有動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