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經鵄顧
成語(Idiom):猿經鵄顧
發音(Pronunciation):yuán jīng zhī g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做事不專心,注意力容易分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猿經鵄顧這個成語由“猿經”和“鵄顧”組成。“猿經”指猿猴的書籍,比喻不專心學習或讀書。而“鵄顧”指鵄鳥的目光,比喻目光四處游移,容易被外界干擾。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做事不專心,容易分散注意力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在學習、工作或其他活動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干擾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或警示那些不專心、無法集中精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莊子·齊物論》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名叫鵄顧的鳥,它在覓食時總是不停地左顧右盼,無法專心。莊子用這個故事來比喻人做事不專心,容易分散注意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猿經鵄顧的結構是“名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考試時總是猿經鵄顧,看書的時間比答題的時間還多。
2. 這個項目的進展一直很慢,主要是因為團隊成員猿經鵄顧,注意力不集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只猿猴正在讀書,但它的注意力卻被一只鵄鳥吸引,目光四處游移,無法專心。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莊子的《齊物論》以及其中的其他寓言故事,深入理解成語的來源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是猿經鵄顧,經常被窗外的小鳥吸引走了注意力。
2. 初中生:我爸爸在看電視的時候總是猿經鵄顧,經常錯過了媽媽給他遞的水。
3. 高中生:我在備考期間不能猿經鵄顧,要保持專注,才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