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笏
基本解釋
木制手板。 唐 制,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后世因之。《元史·禮樂志五》:“樂服:樂正副四人,舒腳幞頭,紫羅公服,烏角帶,木笏,皂鞾。”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衣裘帶服·笏》。
成語(Idiom):木笏(mù hù)
發音(Pronunciation):mù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官員手中所持的木制儀仗,借指官職、權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笏是古代官員行走時所持的一種木制儀仗,它是官員身份的象征,也代表著官職和權力。成語“木笏”借指官職和權力,表示擔任高官、權力繁重的職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擔任重要職務、權力繁重的人。也可用于形容某些職位或職業所具有的權力和地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古代官員行走時會手持木笏,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和權力。因此,成語“木笏”就借指了官職和權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擔任著高官重職,真可謂是身居木笏。
2. 這位總經理手握著公司的權力,可以說是木笏在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木笏”與官員手中所持的儀仗聯想起來。可以想象一個官員手中拿著木制的儀仗,象征著他的官職和權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古代官員的儀仗文化,以及古代官職的等級制度。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長大后要當一名身居木笏的官員。
2. 初中生:他通過努力考上了高中,將來有機會擔任木笏之職。
3. 高中生:那位校長手握著學校的權力,可以說是身居木笏了。
4. 大學生:畢業后,他希望能夠擔任一份木笏般的職務,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