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邏肚攢
基本解釋
方言。形容飲食儉省。 艾蕪 《回家》:“我們在家里沒有哪個亂花一文!大家都是口邏肚攢的,剩下的錢,都拿來典 勤古老 那塊地了!”原注:“口邏肚攢就是從吃喝上面儉省。”
成語(Idiom):口邏肚攢 (kǒu luó dù zǎn)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luó dù z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肚子餓得非常難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邏肚攢是由“口”、“邏”、“肚”、“攢”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口指的是嘴巴,邏指的是肚子,肚指的是胃,攢指的是饑餓。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肚子餓得非常難受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肚子非常餓的時候,可以用來形容自己或他人的饑餓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這個成語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可以推測它可能起源于古代農耕社會。在古代,人們的生活條件相對艱苦,饑餓是常有的事情。當人們肚子餓得非常難受時,就會用口邏肚攢這個成語來形容自己的狀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口邏肚攢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四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忙得沒時間吃飯,口邏肚攢的。
2. 剛做完劇本討論,大家都口邏肚攢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口邏肚攢這個成語:
1. 將這個成語分成四個部分:口、邏、肚、攢。
2. 將每個部分與具體意義聯系起來,例如:口-嘴巴,邏-肚子,肚-胃,攢-饑餓。
3. 將這些部分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場景,例如:想象一個人嘴巴張開,肚子餓得凹陷,形象地表達了饑餓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饑餓相關的成語,例如:餓虎撲食、饑不擇食等,可以幫助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今天上學遲到了,早飯都沒吃,口邏肚攢的。
2. 初中生:參加了一天的比賽,口邏肚攢的,真希望能早點回家吃飯。
3. 高中生:考試前一天晚上熬夜復習,第二天早上口邏肚攢,但還是要堅持考試。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