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魁負桂英
基本解釋
謂 王魁 負約拋棄 桂英 的故事。傳說 宋 時書生 王魁 下第,入 山東 萊州 ,與妓女 敫桂英 邂逅。兩情篤密,定下婚約。踰年,有詔求賢。 敫 備川資,送 魁 赴選。 魁 狀元及第后,竟負約另娶。 敫 悲憤自裁死,化為厲鬼,活捉 王魁 。見 宋 羅燁 《醉翁談錄·王魁負心桂英死報》。 元 明 小說、戲曲多以之為題材。如: 元 柳貫 《王魁傳》、 元 尚仲賢 《海神廟王魁負桂英》、 明 王玉峰 《焚香記》等。后 王魁 成為薄情郎負約遭惡報的典型人物。《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從來説 王魁 負 桂英 ,畢竟 桂英 索了 王魁 命去,此便是一個男負女的榜樣。”
成語(Idiom):王魁負桂英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kuí fù guì y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在才華、能力、地位等方面超過別人的人卻因某種原因受到限制或被壓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王魁是指一個才華出眾的人,負桂英是指被限制或被壓抑。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本應出類拔萃的人卻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遭遇了不幸的境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才華但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或者形容某人本應獲得成功或榮譽但被限制或被壓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明朝小說《水滸傳》。故事中,王魁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但因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終導致他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前兩個字表示人名,后兩個字表示動作和對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本有才華,卻因為家庭的原因王魁負桂英。
2. 她的能力在同事中是首屈一指的,可惜被領導王魁負桂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王魁負桂英”與“才華被限制”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明朝小說《水滸傳》中的故事和人物,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文學和歷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王魁負桂英,雖然學習很好卻沒能參加比賽。
2. 初中生:他的音樂才華很高,可惜因為家庭原因王魁負桂英。
3. 高中生:她本應是班級的領導者,可惜遭到了老師的限制,王魁負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