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鬻
成語(Idiom):收鬻(shōu yūn)
發音(Pronunciation):shōu y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積極主動地向賢達、明智的人請教,以求得到智慧和知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收鬻是由“收”和“鬻”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收”意為接受、接納;“鬻”意為賣出、出售。此成語的意思是主動向賢者請教,像購買寶貴的智慧一樣。它表達了人們學習的積極態度,以及向聰明、有見識的人學習的愿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積極主動地向有才華、有智慧的人請教。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和指導,以便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告子下》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孟子請教梁惠王的故事。孟子是古代中國的一位偉大哲學家,他非常聰明和有見識。梁惠王是一個昏庸無道的君王,但孟子依然主動向他請教,希望能夠影響他,使他成為一位明智的君主。這個故事表達了主動向賢者請教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很聰明,經常主動向老師請教,真是個收鬻的好學生。
2. 在工作中,我們要勇于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不斷收鬻他們的智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收鬻類比為購買寶貴的智慧。想象自己在市場上購買智慧的場景,通過這種方式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孟子和梁惠王的故事,以及其他有關向賢者請教的成語,如“問道于盲”、“問鼎中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收鬻一樣,向老師請教問題。
2. 初中生:他很聰明,經常主動收鬻老師的建議。
3. 高中生:在備考期間,我要向老師請教學習方法,不斷收鬻他們的經驗。
4. 大學生:大學是個學習的天堂,我們應該主動收鬻各個學科的知識。
5. 成年人:在職場中,我們要勇于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不斷收鬻他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