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
基本解釋
(1).猶大畏。最可畏懼的事。指禍亂。《老子》:“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朱謙之 校釋引 羅振玉 曰:“ 敦煌 庚本作‘大畏至矣’。”
(2).大的權威;大的威勢。《戰國策·齊策六》:“且吾聞,傚小節者不能行大威;惡小恥者不能立榮名。”《后漢書·光武帝紀上》:“賊雖戰勝,而素懾大威,客主不相知,夜遂引去。”
成語(Idiom):大威
發音(Pronunciation):dà w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威勢非凡,威風凜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威意為威勢非凡、威風凜凜。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強大的威力和震懾力,令人敬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國家、軍隊、領導人等具有強大威勢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個人、組織或事物在某個領域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和權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大威”源自《詩經·大雅·大威狗射》。《詩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中的《大雅》是其中的一篇。這篇詩描寫了大禹治水的英勇事跡,其中“大威狗射”一詞形容了大禹的威風凜凜和非凡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支軍隊威風凜凜,真是大威之師。
2. 這位領導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了中國的大威。
3. 他的演講具有大威,讓人深受震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大禹治水的故事,想象他的威風凜凜的形象,以此幫助記憶“大威”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威勢和權威相關的成語,如“威風凜凜”、“威武不屈”等,加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是一位警察,他穿著制服的時候特別大威。
2. 初中生:這次校運會,我們班的隊伍一定要展現大威,爭取贏得冠軍。
3. 高中生: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引起了大威,被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