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病
基本解釋
謂好用挑剔、指摘的言辭。 清 馮班 《鈍吟雜錄·家戒下》:“ 歐公 性不好善,要求古人過失,説話帶口病。此是大過。”
英文翻譯
1.【醫(yī)】 stomatopathy; stomatosis
成語(Idiom):口病(kǒu bì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kǒu b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說話不謹慎、多嘴多舌,愛說閑話或是愛批評別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病是由“口”和“病”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口病形容一個人愛說閑話或批評別人,喜歡對別人的言行進行指責或評論。這種人常常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言辭尖銳,喜歡揭人短處,給人帶來負面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病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辭不謹慎,喜歡說別人的壞話或是對別人的行為進行批評。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勸告別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隨意評論別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口病成語的起源,有一個古代的故事。相傳,在唐朝時期,有一位官員叫楊國忠,他非常善于口才,但卻喜歡說別人的壞話。楊國忠的壞習慣被人們稱作“口病”。后來,楊國忠因為說話不謹慎而失去了官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話要慎重,不要隨意批評別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口病”的結構是“口”和“病”兩個字組成的,表示一個人愛說閑話或批評別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口病大王,整天只會說別人的壞話。
2. 小明常常因為口病而得罪人,需要改正這個壞習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口病”這個成語與一個人的嘴巴和疾病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一個人愛說閑話或批評別人的壞習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言語相關的成語,如“舌燦蓮花”、“言之鑿鑿”等,來進一步豐富對于言辭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老是說我壞話,真是個口病大王。
2. 初中生:別人的事情他也要插嘴,真是口病不輕。
3. 高中生:她總是喜歡對別人進行批評,真是個口病患者。
4. 大學生:我覺得他說話太刻薄了,真是個典型的口病人。
5. 成年人: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成為口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