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指手頓腳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ǐ shǒu dùn j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焦急、著急、激動或者氣憤到極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意味著一個人非常著急、激動或者氣憤到了極點。他們會不自覺地用手指、腳頓地來表達他們的情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某種原因而非常焦急、激動或者氣憤。它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在文學作品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明朝文學家楊慎的《臨川四夢》中。故事中,一個人因為被人冤枉而非常氣憤,他指著對方的鼻子,用腳頓地來表達他的憤怒。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詞語組成,分別是“指”、“手”和“頓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指手頓腳地表示他的不滿。
2. 她在等待的過程中,不停地指手頓腳,焦急地等待著好消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一個非常著急、激動或者氣憤的人形象聯(lián)系起來。想象他們不停地用手指、腳頓地來表達他們的情緒,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情緒相關的成語,例如“怒發(fā)沖冠”、“怒火沖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因為考試沒考好,指手頓腳地告訴媽媽她有多生氣。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輸了,指手頓腳地表示他的不滿。
3. 高中生:她聽到別人說她的壞話,指手頓腳地表示她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