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陟
基本解釋
(1).《詩·周南·卷耳》有“陟彼崔嵬,我馬虺隤”、“陟彼高岡,我馬玄黃”、“陟彼砠矣,我馬瘏矣”三句,故后人合稱“三陟”,形容旅途辛勞。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詩:“嗟予怨行役,三陟窮晨暮?!?br>(2).三次升官?!段簳こ>皞鳌罚骸?柳下 三黜,不慍其色; 子文 三陟,不喜其情。”
成語(Idiom):三陟(sān xì)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x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道德修養良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陟由“三”和“陟”兩個字組成。其中,“三”表示完美、極致的意思;“陟”表示上升、提升的意思。三陟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達到了完美的境地,具備了高尚的品質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陟一詞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和修養,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高尚品質和良好行為,也可以用來自勉、自省,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三陟的故事源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孟子問荀卿:“君子之道,三陟而后可以典矣。敢問何謂三陟?”荀卿回答說:“三者皆非一日之功。曰:言有文而行有義,曰有禮而有節,曰有信而有忠?!蓖ㄟ^這個故事,人們明白了三陟的含義和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陟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三陟的人,受到了大家的敬重。
2. 她的品德和行為都是三陟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三陟”相近的詞語進行聯想記憶,如“三喜”、“三習”等,同時可以結合成語的含義和故事進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三陟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三德俱盡”、“三綱五?!钡?,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三陟的好同學,總是樂于助人。
2. 初中生:她的品德和行為都是三陟的,成為了班級的榜樣。
3. 高中生:我們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養,成為真正的三陟之人。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有高尚的品質和良好的道德修養,成為三陟的人。
5. 成年人:無論做什么事情,我們都應該追求三陟,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行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