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教
基本解釋
(1).謂后來行事的指導;未來的借鑒。《管子·山權數》:“故君無失時,無失策,萬物興豐。無失利。遠占得失以為末教。”
(2).無關根本的教導。 漢 徐干 《中論·務本》:“且先王之末教也,非有小才小智則亦不能為也。”
成語(Idiom):末教(mò jiào)
發音(Pronunciation):mò j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末學、末流的教育或學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末教一詞源自《論語·為政篇》中的一句話:“末學也,何足以為政?”。末學指的是次要的學問,末流的教育。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學問淺薄、教育水平低下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末教一詞多用于貶義,用來批評那些學問淺薄、教育水平不高的人。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諷刺、批評或教育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末教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為政篇》中的一句話:“末學也,何足以為政?”。這句話是孔子對于一位學問淺薄的人的批評。后來,末教逐漸成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學問淺薄、教育水平低下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末教是由“末”和“教”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末”表示次要、低下的意思,“教”表示教育、學問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只懂一點皮毛,真是個末教之人。
2. 他的見識太淺薄了,完全是個末教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末教”中的“末”字,它有次要、低下的意思,表示學問淺薄、教育水平低下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論語》中的其他內容,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觀念,以及其他與教育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知識太少了,真是個末教之人。
2. 初中生:這個老師只懂一點皮毛,真是個末教者。
3. 高中生:他的見識太淺薄了,完全是個末教之人。
4. 大學生:那個學生只注重考試成績,對于其他知識不感興趣,真是個末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