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勢
頹勢(tuí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tuí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衰落、衰退的趨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頹勢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頹”表示衰敗、衰落,第二個字“勢”表示趨勢、形勢。頹勢一詞常用于形容事物的走向或發展趨勢向不好的方向發展,出現衰退、衰敗的跡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頹勢一詞可以用于形容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衰退趨勢,也可以用于形容個人的境況或心理狀態的衰落。例如,可以說一個國家的經濟出現了頹勢,或者一個人的事業正處于頹勢之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昭公問左徒曰:“人之有道也,猶將有盛也;人之無道也,猶將有衰也。今吾何以知吾將有衰也?”左徒對曰:“夫道之可知與?”昭公曰:“何謂也?”左徒曰:“夫道之可知也,如日月之明而照,如四時之序而變,如音聲之和而美也。夫道之可知也,如水之湛而清,如山之高而峻,如地之平而肅也。夫道之可知也,如春之發而生,如秋之斂而成,如日之旦而明也。夫道之可知也,如風之至而至,如雨之至而至,如雷之至而至也。夫道之可知也,如光之烈而燃,如火之炎而熾,如煙之騰而離也。夫道之可知也,如人之有光明而見,如人之有盛衰而分,如人之有生死而變也。故曰:道之可知也。”左徒以此故事告訴昭公,人們可以通過觀察事物的發展趨勢,來判斷自身是否會出現衰退的跡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結構為“頹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行業正處于頹勢,很多企業都倒閉了。
2. 近年來,他的表現一直在頹勢中,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
3. 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已經出現了頹勢,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挽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頹勢”兩個字分別與衰敗、衰退等含義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然后將兩個形象進行組合,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衰敗”、“衰退”、“衰落”等,以擴大對相關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的公司最近遇到了頹勢,他很擔心失業。
2. 初中生:這個城市的環境越來越差,正處于頹勢之中。
3. 高中生:經濟發展出現頹勢,政府應該采取措施來振興經濟。
4. 大學生:我感覺自己的學習狀態正處于頹勢,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