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胝
成語(Idiom):頗胝
發音(Pronunciation):pō z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皮膚粗糙、有皺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頗胝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皮膚粗糙、有皺紋。這個成語源自于古代醫學術語,意為皮膚上有很多贅肉,由此引申為皮膚粗糙、有皺紋。頗胝一詞常用于形容年紀較大、皮膚不再光滑細膩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頗胝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皮膚狀況,特別是年紀較大或長期勞作的人??梢杂脕硇稳蒉r民、工人等因長期暴露于風吹日曬中而皮膚變得粗糙、有皺紋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歲月留下的痕跡,比如形容一個人因為歲月的流逝而變得老態龍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秋水》中有這樣一句話:“頗胝、皴蹙、浮腫、澀藻、沉蔗、浮梗、澀膠、沉橘”。這句話描述了水的特性,其中“頗胝”形容水面上的浮萍。由于浮萍表面有很多小顆粒,所以形成了皮膚粗糙、有皺紋的形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年紀雖小,但是因為長期在農田勞作,皮膚已經變得頗胝。
2. 這位老人雖然年過六旬,但是他的精神狀況依然健康,只是皮膚頗胝了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頗胝”的發音和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的皮膚上有很多褶皺,形成了頗胝的形象。可以把“頗胝”與“皮膚粗糙、有皺紋”這個含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皮膚相關的成語,比如“皮開肉綻”、“皮相”等,以豐富詞匯量,并加深對這些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奶奶的手很頗胝,因為她經常做家務活。
2. 初中生:這位老師皮膚頗胝,但是他的精神狀態很好。
3. 高中生:這位演員雖然年紀不小,但是他的皮膚依然光滑,沒有頗胝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