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荒
基本解釋
謂不廢亂(政事)。《詩·唐風·蟋蟀》:“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鄭玄 箋:“荒,廢亂也。良,義也。君之好義,不當至於廢亂政事。”《文選·陸機<短歌行>》:“短歌有詠,長夜無荒。” 李周翰 注:“言雖歌詠樂飲,無得廢於政事。”
成語(Idiom):無荒
發(fā)音(Pronunciation):wú h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荒廢,不閑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不虛度時光,不浪費時間,勤奮不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勤奮工作,不懶散,不浪費時間的狀態(tài)。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成公十年》。成公十年,晉國大夫荀息因為不滿意當時晉國的政治,決定離開官職,回到家鄉(xiāng)。荀息的家鄉(xiāng)是一個地方叫做荒地,因為當時的政治混亂,這個地方荒廢了很長時間。荀息回到荒地后,他不顧荒地的現(xiàn)狀,毅然決然地開始耕種土地,進行修復。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奮,使得荒地重新變成了一片繁華的土地。因此,人們用“無荒”來形容荀息的勤奮和不懈努力。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荒是一個動賓結(jié)構(gòu)的成語,由“無”和“荒”兩個字組成。其中,“無”表示沒有,沒有某種狀態(tài)或情況,而“荒”表示廢棄、荒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著無荒的狀態(tài),每天都在不停地學習和工作。
2. 她是一個無荒的人,從不浪費時間,總是努力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荒”與“無荒地”進行聯(lián)想,想象一個荒廢的土地被勤奮的人耕作修復,最終變成一片繁華的景象。這樣的聯(lián)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勤奮、努力相關(guān)的成語,如“鍥而不舍”、“日理萬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個無荒的人。
2. 初中生: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成為一個無荒的人。
3. 高中生: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無荒的人,為家鄉(xiāng)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