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列
成語(Idiom):罷列(bà liè)
發音(Pronunciation):bà l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撤銷、取消某人的職務或資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罷列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罷”意為撤銷、取消,第二個字“列”意為職務、資格。罷列的含義是指撤銷某人的職務或資格,使之失去原有的地位或資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罷列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職務或資格被取消的情況,可以用于政治、工作、學校等各種場合。例如,可以用來指責某人因違反規定而被撤銷職務,或者用來形容某人失去了原有的資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罷列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官場風氣。在古代,官員們在任職期間如果違反了法律法規或者犯了重大錯誤,會被罷免職務,失去原有的地位和權力。罷列這個成語就是形容這種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罷列是一個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貪污受賄被罷列了公職。
2. 這位教授因為學術不端被罷列了學術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罷職”或“取消資格”等概念相關聯來記憶罷列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被罷免職務或取消資格的情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罷列相關的成語,如“罷黜百家”、“罷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因為考試作弊被罷列了學生會的職務。
2. 初中生:因為學校發現他抄襲了作文,小王被罷列了班長的職務。
3. 高中生:由于他在考試中作弊,李華被罷列了學校的學生會主席職位。
4. 大學生:因為他在學術研究中存在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王教授被罷列了教授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