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滯
成語(Idiom):涸滯
發音(Pronunciation):hé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河水干涸、停滯不流,比喻事物停滯不前,失去了生機活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涸滯是由“涸”和“滯”兩個詞組成的,其中,“涸”表示水干涸,不再流動,“滯”表示停滯不前。涸滯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事物停滯不前、失去生機活力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涸滯常用于描述事物、情緒或發展的停滯不前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經濟、工作、學習等方面的停滯,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心情、生活等方面的停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涸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世說新語·文學》一書中,其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據說,晉朝時期,有一位名叫康僧會的道士,他在一條干涸的河床上畫了一條河流,然后祈禱著,河水竟然奇跡般地開始流動起來。這個故事象征著康僧會克服了困難,使事物重新流動起來,成為了人們對涸滯狀態的期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涸滯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事業已經陷入了涸滯狀態,需要重新尋找突破口。
2. 這個項目進展涸滯,需要加大推進力度。
3. 她的生活一直涸滯不前,需要改變一下方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涸滯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條河流因為干涸而停滯不前的場景,從而聯想到事物停滯不前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涸滯相關的成語,如“一蹶不振”、“停滯不前”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剛學會騎自行車,但是現在騎得越來越慢,感覺進步涸滯了。
2. 初中生:學習上遇到了困難,感覺自己的成績涸滯不前,需要更多的努力。
3. 高中生:他在音樂方面一直沒有突破,感覺自己的才華涸滯了,需要多嘗試一些新的音樂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