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道
基本解釋
(1).教誨開導。《漢書·刑法志》:“故夫訓道不純而愚民陷焉。” 顏師古 注:“道,讀曰導。”《新唐書·高儉傳》:“太子令曰:‘寡人資公訓道,而比聽政,據桉對公,情所未安,所司宜別設桉奉太傅。’” 明 徐渭 《曇大師傳略》:“又師諸從父子家庭間所訓道,及答簡藥諸士人病,并非亞圣小賢所辦,孰代之哉?”參見“ 訓導 ”。
(2).指引、向導。《藝文類聚》卷三九引 晉 張敞 《東宮舊事》:“設位,拜二傅。二傅交禮畢,不復登車。太傅訓道在前,少傅訓從在后。”參見“ 訓從 ”。
成語(Idiom):訓道
發(fā)音(Pronunciation):xùn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教育和引導人們正確的道德行為和價值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訓道是由“訓”和“道”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訓”意為教育、引導,指對人們進行教育和熏陶;“道”意為道德、行為準則。訓道的含義是通過教育和引導來塑造人們正確的道德行為和價值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訓道一詞常用于描述教育、培養(yǎng)和引導人們正確行為的過程。它可以用于教育領域、家庭教育、社會道德建設等方面的討論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訓道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為政》中,其中孔子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訓道也,孰倦?”。這句話強調了君子應該通過文化的交流來培養(yǎng)友誼,通過友誼的支持來實現仁愛的目標。訓道成語由此衍生而來,成為描述教育和引導人們正確行為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訓道的結構為“訓”+“道”,其中“訓”為動詞,意為教育、引導;“道”為名詞,意為道德、行為準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教師的責任是訓道學生,引導他們做一個有道德、有責任心的人。
2. 父母應該從小訓道孩子,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價值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訓”字和“道”字相關的詞語或形象進行聯想記憶。例如,將“訓”字聯想為教育和引導的手勢,將“道”字聯想為正確的道德行為的指南,幫助記憶訓道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訓道相關的教育理論、道德哲學等知識,深入探討如何進行有效的訓道和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觀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訓道我們要誠實守信,不說謊話。
2. 初中生:學校組織了一次訓道活動,讓我們了解什么是正確的道德行為。
3. 高中生: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家長和老師的訓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塑造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希望這份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訓道”這個詞語。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