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陋
成語(Idiom):盲陋
發音(Pronunciation):máng l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眼力,對事物缺乏了解或判斷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盲陋形容人對事物不了解、缺乏判斷力或見識短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某個領域或事物的認識不夠深入,缺乏正確判斷力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的齊國丞相李斯不善于軍事,但卻妄自尊大,自以為是。有一次,李斯向齊王建議進攻魏國,但被齊王拒絕了。后來,魏國果然發動了進攻,齊國大敗。李斯因為主張錯誤而被罷官,人們就用“盲陋”來形容李斯的錯誤判斷和缺乏眼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領域的了解太盲陋了,所以很容易被人忽悠。
2. 這個決策太盲陋了,沒有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盲陋”與“盲人”和“路”聯想在一起來記憶。盲人看不見東西,走路容易迷路,就好像一個人對事物不了解,缺乏判斷力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成語和其故事起源,可以幫助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對數學的知識盲陋,經常算錯題。
2. 初中生(14歲):他對歷史的了解太盲陋了,連基本的歷史事件都不知道。
3. 高中生(17歲):他的文學修養很盲陋,連中國四大名著都沒讀過。
4. 大學生(20歲):他對經濟學的了解太盲陋了,連最基本的經濟原理都不懂。
5. 成年人(30歲):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對科技的了解太盲陋了,連手機都不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