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桃
基本解釋
(1).果名。即樝子。小於木瓜,味酸澀。《詩·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后因以比喻投贈的物品。 唐 錢起 《重贈趙給事》詩:“能迂騶馭尋蝸舍,不惜瑤華報木桃。” 宋 司馬光 《席上賦得榛子》詩:“雖無木桃贈,投此寄情親。” 沉昌眉 《潁若有寄亞子紅豆之作步原韻和之》:“瓊瑤亦非珍,木桃亦非陋。”參見“ 木瓜 ”。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樝子》。
(2).大桃子。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桃之大者,名木桃。”
英文翻譯
1.【醫】Chaenomeles lagenaria(Loisel.)Koidz.var.cathayensis Rehd.
成語(Idiom):木桃(mù táo)
發音(Pronunciation):mù t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起來美好,實際上卻有壞處或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桃是一種看似美味可口的水果,但實際上卻有毒。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外表美好,實際上卻存在隱藏的危險或壞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外表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卻不可信或有欺騙性。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實際上卻存在風險或隱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個貪心的人,他發現一棵樹上結滿了美味的木桃。他非常想吃這些木桃,但又害怕自己吃了會中毒。于是,他找來一只鳥,把木桃扔給鳥吃。結果,這只鳥吃了木桃后中毒死亡。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木桃雖然外表美好,但實際上是有毒的,不能貪圖表面的誘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木桃”,用來比喻外表美好的事物;修飾部分是“木”,表示這個事物的實際情況有壞處或危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看起來溫柔善良,但實際上是個木桃,不可信任。
2. 這個項目看起來很有前途,但實際上是個木桃,存在很多風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木桃”想象成一個美麗的水果,但卻有毒,用來比喻外表美好實際有壞處或危險的事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花好月圓”、“錦上添花”等,進一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新同學看起來很友好,但我覺得他是個木桃,不敢和他交朋友。
2. 初中生:這個游戲看起來很好玩,但我聽說里面有很多收費項目,可能是個木桃。
3. 高中生:這個電影看起來很精彩,但實際上劇情很拖沓,是個典型的木桃。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招聘信息看起來很誘人,但聽說工作環境很差,是個木桃。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