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赦
基本解釋
◎ 大赦 dàshè
[amnesty general;pardon] 由國家政權或國家元首發布命令對所有罪犯免刑或減刑的措施
英文翻譯
1.(國家對所有罪犯赦免或減輕其刑罰的措施) amnesty; general pardon
詳細解釋
對全國已判罪犯普遍赦免或減刑?!?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秦始皇本紀》:“ 二世 乃大赦天下,使 章邯 將,擊破 周章 軍而走?!薄?a href="/r_ci_d537d848afe66ea65a9da42a01beb74d/" target="_blank">南史·宋紀上》:“禮畢,備法駕,幸 建康宮 ,臨 太極前殿 ,大赦,改元?!?郭沫若 《蘇聯紀行·六月十九日》:“七時得到通知,以為當晚可以起飛了,如獲大赦?!?/p>
成語(Idiom):大赦
發音(Pronunciation):dà s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國家頒布特赦令,對一定范圍內的犯罪分子免罪或減輕刑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赦是指國家在特定時期宣布對一定范圍內的罪犯免除刑罰的行為。這是國家為了特殊的原因,如特定的節日、國家慶典、國家安全等,對一部分犯罪行為進行特赦處理。大赦通常被用來表達國家對犯罪分子的寬大處理,也是對社會和諧、人民團結的象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赦常常在國家重大節日、國家慶典、國家安全穩定的特殊時期宣布。此外,在特殊情況下,例如國家和平統一、政策調整等也可能會有大赦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大赦也可以用于比喻某種情況下的寬容和寬大處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赦作為一種特赦行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封建社會。在中國歷史上,大赦的實施多與國家重大事件和政權更迭有關。例如,明朝末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建立了大順政權,他們宣布了一次大赦,免除了一部分犯罪分子的刑罰。此外,大赦也常常在新政權建立后用來表達寬大和寬容的姿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赦由兩個漢字組成,大赦中的“大”表示廣大、普遍,赦表示免除、寬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國慶大赦,給予了許多犯罪分子改過自新的機會。
2. 在特殊時期,政府可能會宣布大赦,以促進社會穩定和團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赦”拆解為“大”和“赦”,并結合其含義進行聯想記憶。例如,“大”可以聯想到廣大、普遍,而“赦”可以聯想到免除、寬恕。此外,可以通過構思與大赦相關的場景和故事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特赦”、“赦免”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使用場景,以豐富對大赦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國家慶典時,政府宣布了一次大赦,讓很多人都感到高興。
2. 初中生:在國慶節期間,政府頒布了大赦令,使得一些犯罪分子得到了改過自新的機會。
3. 高中生:歷史上,一些政權更迭時會實施大赦,以表達新政權的寬容和寬大姿態。
4. 大學生:大赦是國家在特定時期宣布的免罪令,旨在促進社會和諧和人民團結。